当地时间2024年8月7日凌晨3时左右,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海域发生一起油轮火灾沉没事故,导致5名船员丧生,另有15人受伤。涉事油轮当时正载运燃料驶向西努沙登加拉省松巴瓦地区,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船上食堂区域发生爆炸引发火灾。
事故经过:爆炸突袭,火势迅速失控
据印尼警方通报,事发时油轮上共有21名船员。凌晨3时许,船员在卡朗阿森县附近海域听到杂物间传来爆炸声,随后船内陷入黑暗。检查发现,部分船员身上已着火,火势因机房起火迅速蔓延,并引发第二次爆炸。两次爆炸导致船体结构严重受损,油轮最终沉没于巴厘岛东北部海域。
救援人员赶赴现场后,发现5名船员因烧伤或吸入浓烟死亡,3人重伤、12人轻伤。伤者被紧急送往巴厘岛登巴萨市医院接受治疗,其中重伤员需进行呼吸支持与皮肤移植手术。
调查进展:食堂爆炸成关键线索
印尼国家搜救局(BASARNAS)与警方联合调查显示,事故起因于油轮食堂区域的燃气设备故障。初步分析认为,食堂内燃气管道泄漏或炉灶操作不当引发第一次爆炸,火势随后蔓延至机房,导致燃油泄漏并引发二次爆炸。目前,调查组正对船上黑匣子数据、目击者证词及设备维护记录进行深入分析,以确定是否存在人为疏忽或安全规范违规。
历史阴影:印尼海域航运安全再引关注
此次事故并非印尼海域首次发生油轮灾难。2023年2月,菲律宾东民都洛省附近海域一艘油轮因发动机故障沉没,导致80万升工业燃油泄漏;2024年10月,缅甸土瓦镇港口一艘油轮在卸油时起火,造成8人死亡、1人失踪。印尼作为全球航运要道,其海域年均发生船舶事故超200起,其中约30%与设备老化或操作失误相关。
航运专家指出,印尼群岛地形复杂、气象多变,叠加部分船只维护不足与船员培训缺失,导致事故风险居高不下。此次沉没油轮为15年船龄的中型油轮,其燃气系统未按规定进行年度检修,或为事故埋下隐患。
国际反应:强化安全监管呼声高涨
事故发生后,国际航运公会(ICS)发表声明,呼吁印尼政府加强对老旧船舶的安检力度,并强制要求所有油轮配备双冗余导航与灭火系统。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第一时间启动领保应急机制,协助通知遇难者家属并派员赴医院慰问伤者。
印尼交通部长布迪·卡里亚·苏马迪在新闻发布会上承诺,将成立专项小组审查全国油轮安全标准,并计划在2025年前为所有高危航线船舶安装实时监控设备。他强调:“此次悲剧必须成为推动行业改革的转折点,我们不能再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。”
后续影响:燃油市场与环保风险暂缓
尽管涉事油轮载有数千吨燃料,但印尼环境与林业部表示,沉没位置远离珊瑚礁保护区,且大部分燃油在爆炸中已燃尽,目前未检测到海洋污染。然而,事故导致西努沙登加拉省燃料供应短暂中断,当地油价小幅上涨2%,预计一周内恢复正常。
截至目前,遇难者身份已全部确认,其中包括2名印尼籍船员与3名外籍技术人员。印尼国家搜救局仍在沉没海域进行残骸打捞与证据收集,最终调查报告预计于2024年9月公布。